Mara San Pedro

「Redress 設計大賽」

 總決賽入圍者

認識設計師

“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會犧牲設計過程,反而能為其增色。”
Mara San Pedro
“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會犧牲設計過程,反而能為其增色。”
Mara San Pedro

Bio

Mara San Pedro為 2025 年度Redress 設計大賽總決賽入圍者。她持有英國倫敦時裝學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的時裝設計技術研究生文憑。

地區

系列

設計技巧

「Redress 設計大賽」時尚系列

Mara的Redress設計大賽系列作品 ‘echoes of the weave’從紡織品的流動韻律中汲取靈感,同時融入了設計師對菲律賓多元文化與女性特質。該系列通過運用伊納貝爾編織毯、復古亞麻布與流動垂褶設計,向菲律賓文化傳承致敬,並採用包括鳳梨麻(鳳梨種植副產品)與芭蕉絲在內的當地手工織造面料。
透過抽褶、皺褶等工藝與面料的對比運用,作品巧妙地連接傳統與現代,既彰顯手工編織的當代價值,又通過零廢棄剪裁技術減少物料浪費,同時支持本地供應鏈發展。

與設計師的問答

就我對可持續時尚的理解而言,菲律賓文化對我的影響最大。菲律賓全國各地擁有許多令人驚嘆的手工編織社群,他們擁有各自獨特的傳統。身為設計師,我一直想展現菲律賓文化的這一部分。我逐漸意識到,可持續性不僅關乎材料和工藝,還意味著適應和回應當地社區的需求。對我來說,這意味著使用這些編織社群在當地製作的材料,並傳承文化。

我的系列作品秉持著盡可能本地化供應鏈的承諾。我使用鳳梨和馬尼拉麻等菲律賓本土材料,並由當地社區小批量手工編織而成。透過使用與我的文化緊密交織的材料,我能夠打造強烈的個人設計風格,從而以真實的方式分享我的文化遺產。同時,我能夠履行作為設計師的責任,透過使用低影響材料和低廢棄技術,更加關注自身對環境的影響。

我的設計理念圍繞著有機運動和接受不完美,因此零廢棄懸垂等技術自然成為我設計流程的一部分。

我的目標是持續創新菲律賓手工編織紡織品,並加強本地供應鏈。我希望與更多社區緊密合作,不僅保護他們的工藝,更探索使用、處理和提升本地紡織品的新方法,並透過現代技術和設計充分發揮其潛力。我的目標是以更現代、更貼切的方式重新構想這些傳統材料,創造一個讓它們不斷發展、超越傳統用途的新環境。此外,我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菲律賓手工編織的豐富內涵,並展示可持續的實踐如何創造出既負責任又意義深遠的服裝。
我認為可持續時尚的未來是循環性、文化保護和情感長壽齊頭並進。

髮夾,但它不僅僅是一個造型配件。我會用它來調整服裝、添加細節,以及測試即興的設計想法。它就像一個我一直喜歡隨身攜帶的迷你設計工具。此外,還要有幽默感,因為在時尚界,事情並不總是如你所願。

我的系列探索了菲律賓傳統在當今現代世界中的地位。我真心想挑戰鳳梨和馬尼拉麻等傳統紡織品只適用於傳統禮服的觀念。我以自己的視角重新詮釋這些元素,以反映我與自身文化和成長經驗的關係,充滿純真、俏皮和叛逆,同時又不失微妙的女性氣質。

身為設計師,我了解到可持續性也意味著將核心哲學根植於你心中,因為無論發生什麼,你都需要這種信念作為基礎,並且始終引導着你。

Media Enquiry

Contact Us

Become a Redesign Design Award academic partner